稚富水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[採訪報導] 水中黑金 黑鰻養殖創造百萬年薪


  • 媒體來源:蔡武穆│理財周刊902期│2017-12-08 
     
    重振國內鰻魚養殖業,稚富水產負責人孫國富潛心研究黑鰻養殖,成功將黑鰻養殖存活率由三○~四○%提升至七○~八○%,目前以加盟及契作養殖方式,佈建台灣及大陸養殖基地,同時拓展日本、韓國及全球銷售市場,打造亞太區第一個養殖、營銷一條龍的鰻魚品牌。

    孫國富在水產養殖業已有二十七年經驗,初期以養殖泰國蝦售予釣蝦場為主,其後發現鰻魚經濟價值更高,因此七年前轉向黑鰻養殖研究,屢次失敗後,成功將黑鰻養殖存活率提升至七○~八○%,二○一五年現任總經理張福興加入團隊,以自身金融背景建立加盟制度,協助將此套養殖技術流程規格化,目前在台已有十五個加盟商,今年在大陸海南島、柳州、漳州、泉州拿下共近千畝的契約養殖,放大產能預計搶攻全球市場。

    白鰻退場 黑鰻崛起 

    鰻魚一般分為歐洲鰻、美洲鰻、白鰻(日本鰻)、黑鰻。日本為鰻魚消費大國,尤其喜愛白鰻。每年七月的土用丑日鰻魚節,家家戶戶必吃鰻,鰻魚甚至成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,鰻魚燒、蒲燒鰻魚餐館林立,大量低價傾銷且無管制的結果,漁獲量日漸萎縮,一九六○年代開始,日本鰻漁獲量由每年二百公噸下降至一九八○年代的六十公噸,因此從一九九○年代開始,六○%鰻魚幾乎仰賴台灣和中國進口。

    台灣鰻魚養殖開始於一九二三年,一九六六年商業化發展後,一九六八年開始銷售日本,於一九九一年臻至最高峰,占日本鰻魚供應量的五○%,尤其是白鰻養殖,為台灣賺取百億元的外匯,而有「鰻魚王國」美名。之後也因為過度捕撈、河川汙染,以及大量走私的種種因素下,白鰻鰻苗難逃衰減的命運。

    當中最主要的關鍵在於日本為趕上隔年七月土用丑日鰻魚節期,於前一年大量重金購買白鰻鰻苗回日本養殖,以一公斤的成鰻一千五百元,對比一公斤約六千條鰻苗可賺進數十萬元,台灣漁民在利益驅使下,將白鰻鰻苗無論是正常銷售或是走私至日本賺取高獲利,台灣鰻魚養殖業買不到魚苗迅速沒落,全盛時期一千二百多家,如今一半不到,而鰻苗也在過度捕撈下日益衰減,過去鰻苗一年捕獲量約有二十噸,此後每年銳減,近幾年每年約二噸,獲量稀少,鰻苗價格直直漲,二○一二年最高飆到每尾一百八十元天價,一公斤鰻苗一○八萬元貴如黃金,近幾年回檔每尾五十至六十元。

    白鰻獲量迅速銳減,日本政府警覺,如同歐洲鰻、美洲鰻被列為瀕臨絕種動物一樣,計畫將白鰻列為瀕臨絕種動物,定期放流復育及管制捕撈月份,但是在吃鰻已是約定俗成的觀念下,鰻魚需求量未減,而使異種鰻─黑鰻漸漸被市場接受,目前日本鰻魚市場白鰻及黑鰻同為矚目焦點。

    練就養殖心法 重燃黑鰻希望

    黑鰻品種有印尼雙色鰻、菲律賓雙色鰻及太平洋雙色鰻,其肉質肥美及蛋白質富含程度不亞於白鰻,孫國富表示,黑鰻、白鰻活成鰻銷售價約差三成,但鰻苗進價差到三倍,以去年白鰻鰻苗一尾五十二元來看,黑鰻鰻苗只需二十元,以十萬尾來計算,五百二十萬對比兩百萬,黑鰻養殖成本相對低廉。

    然而黑鰻養殖技術含量高,相對白鰻不易養殖。孫國富說,白鰻鰻苗為寒帶生物,抗病菌力強,集體養殖存活率高,黑鰻為亞熱帶鰻,抗病菌、蟲害力低,易集體感染大量死亡,因此分階段、分槽桶的系統養殖相當重要。

    看到鰻魚養殖的經濟效益比泰國蝦好,孫國富嘗試自己養殖鰻魚,一開始只是小單位、小廠房的養,歷經多次的失敗,才慢慢建立起養殖經驗,許多人看他做得不錯,就開始接單幫人家施工,協助桶槽及水流配置,分享養殖經驗、觀念及正確的操作手法。

    摸魚摸了二十幾年,一看到魚體及魚游泳的方式,就知道魚生什麼病,孫國富表示,「魚沉在水裡,不像人生病了會說,只會用另一種方式表達」。張福興則說,鰻魚養殖不像飯店經營那樣的SOP,它隨時會有變化,相當倚賴經驗,「最怕的就是魚生病了,你不知道它生病」。

    多年的養殖經驗,孫國富自有一套養殖心法,他表示,從篩選(魚苗)、魚體觀察、系統分槽、水流配置、水質溫度、鹹度、淡化程序,而養殖量大、量小方法也有不同,甚至魚生了什麼病用什麼藥、一噸水要放多少劑量,都有眉角。